2015年考古发现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我们背错了?原句更直接

2015年考古发现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我们背错了?原句更直接

至于什么是窈窕淑女,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,因为理解了它就能明白周人的审美。按很多人的理解,单纯地把窈窕理解形体之美,多少会显得古人有些肤浅。所以多年来,多年来大家更愿意把这两个字理解成:人美,心灵更美!这样理解是有定依据的,毕竟“窈”字的本意就是深邃,而“窕”是幽然之美。

二:2015年的考古发现,或打破这一说法

2015年,安徽大家和当地古文献部门入藏了一批竹简。专家们刚拿到它们时,很不以为然,因为它们破旧不堪,就像一团黑乎乎的泥团。专家们对它进行清洗、编联后,发现这是战国早中期的竹简,上面记录了大量当时的文献资料,其中就包括《诗经》。

我们现在读到的《诗经》,是汉人毛亨所编撰而成的。与此次出土的战国时竹简相比,晚了多年,可见这批竹简更有可信度的。 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后,安徽大学的徐在国专家基本认定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我们背错了。竹简是用甲骨文写的,用现在的文字来表达后,它的原句应该是:

要翟淑女,君子好逑。

而“要翟”通“腰嬥”,意思就是说腰身好的女子,也就是说所谓“人美心更美”的说法被打破了,人家的本意就是指身材姣好而已。当然,任何一项考古发现都不能作为单一证据,这句诗到底是什么,还有待更深的研究。

三:就算真的是这么直接,其实也是能理解的

或许会有朋友觉得,古人那么文雅,应该不至于审美如此肤浅,所以更愿意相信是“窈窕”。但事实上,从《诗经》中的多篇文章来看,这种想法其实并不一定能站住脚。

《诗经》中的作品基本来自民间,很多口语化的语言,而关于爱情的诗作,也往往很直接。这一点,大家可以去看一看《召南·野有死麕》,就会明白了。所以宋代理学家朱熹、欧阳修等人,对《诗经》一直没什么好感,特别是对其中女子与男子私奔之类的爱情诗作,更是各种批评。

其实在笔者看来,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。《诗经》收录的周时期各地的民歌,不同地方民风不同,诗歌的风格自然不同。既有阳春白雪的,也有下里巴人的,当年孔子都能想明白这个道理,认为它是“思无邪”,后人怎能连这样的接受能力都没有呢?

综上,“窈窕淑女”变“要翟淑女”没什么大不了,体现的一样是古人对美的追求。各位诗词迷其实也不用再为它强行解释了,这样的审美在当时并没什么错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笔记本如何轻松连上路由器?教你两种连接方式
365体育投注一直进不去

笔记本如何轻松连上路由器?教你两种连接方式

⌛ 07-07 👁️ 9481
学会使用刻录机,轻松刻录光盘(详细教程)
365足球体育app下载

学会使用刻录机,轻松刻录光盘(详细教程)

⌛ 06-27 👁️ 9892
「规」字组词
365体育投注一直进不去

「规」字组词

⌛ 07-30 👁️ 3755